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844年的全国最早的女子中学——甬江女中。学校位于宁波市海曙区翠柏路309号,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设有翠柏、育才等多个校区。
学校特色与成就
历史与文化积淀
学校自1844年创立以来,经历了多次更名和扩建,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前身为全国最早的女子中学,体现了教育的包容性和前瞻性。
德育为先,全面发展
学校以德育为核心,确立了“先成人、再成才”的教育理念,形成了课堂教育、德育队伍教育、学生自我教育和校外指导教育四条德育工作主线。通过创新性地开展德育活动,培养了一批“礼貌、勤奋、健康、向上”的学生。
职业教育与校企合作
学校注重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结合,实施“技能导师制”和“校技能等级认定制”,并与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提供实习实训机会。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用人单位和社会高度认可。
专业设置与教学改革
学校开设了国际商务、美术设计、动漫游戏、数字影像技术等专业,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引入E&T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竞赛与荣誉
学生在各类技能比赛中屡获佳绩,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4金18银41铜的成绩。学校还被评为国家级首批创新型院校、浙江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社会服务与教育扶贫
学校积极探索教育帮扶协作新路子,派遣专业教师赴新疆、西藏、贵州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送教活动,并接收来自对口援助地区师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现代化设施与智慧校园
学校建有先进的实训基地和信息化平台,如“甬江教学”信息化平台,为教师提供考试、试卷分析和学生个性化档案设置等功能,提升了教学效率。
就业与升学率
近三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7%以上,高考上线率保持在95%以上,多名学生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
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卓越的教学成果,成为一所备受社会认可的职业学校。学校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还通过德育教育、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的“技能导师制”具体是如何实施的
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的“技能导师制”是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导师与学生“双身份” :学校通过“企业新型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工作,采用学生和学徒的“双身份”,学校和企业的“双主体”进行产教融合双元育人。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担任“双导师”,通过前期学校与企业的调研,共同确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人才评价体系等,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促进教育链、产业链、市场需要有机衔接。
专业拓展与合作:在已有的酒店管理专业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拓展了烹饪、导游、形象设计等专业,让更多学生在校企合作中获得技能和学历的提升。
技能娴熟与竞赛成绩:通过“技能导师制”,学生的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学校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中,烹饪、服装专业学生分别获得了一金、三银、二铜的好成绩;在省、市的各类技能大赛上,学校均是获奖最多、获奖等级最高的代表队之一。
就业率与社会认可: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7%以上,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高度认可。许多用人单位反映甬江职高毕业生应用能力强,一上岗就能挑起重担。
德育与全面发展:学校不仅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还非常重视德育管理,倡导“先成人才、再成成人”的理念,通过德育活动和技能教育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中专生。
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在教育扶贫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并取得了哪些成果
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在教育扶贫方面采取了多项具体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以下是详细情况:
具体措施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甬江职业高级中学与宁波美苑美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通过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紧密对接,帮助凉山喜德县学生提升技能并实现就业。这种合作不仅发挥了学校的双高专业引领作用,还为今后的结对帮扶工作奠定了基础,形成了长效机制。
学校还与宁波市外婆桥餐饮管理服务企业等公司合作,为贵州黔西南贞丰县等地的低保学员提供适合的职业技能专业老师,进行人性化细致塑造,确保学员的职业发展趋势合理且可持续。
资助工作:
学校实施了“资助助人”向“资助育人”转变的创新模式,通过结对资助、心理健康干预、创业教育和勤工助学等方式,帮助贫困生自食其力,增强创业和创新能力。
学校确保助学金用于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资助数据准确、及时。2020年,共有4992人次的学生获得中职学生免学费和各类奖助学金资助,受益面达100%。
学校还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多种资助,包括国家助学金、爱心营养午餐补贴、寒窗基金、学校免书费等。2020年,学校共免除4932人次学费,合计369.9万元;发放国家助学金26.2万元;提供营养餐2.9万元;免除课本作业本费3.96万元;免除住宿费0.528万元。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注重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干预,通过郑伟老师的创新实践,帮助贫困生增强创业、创新能力,让他们懂得自食其力的可贵。
对口支援与社会服务:
学校积极探索具有甬江特色的教育帮扶协作新路子,多次派遣专业教师赴新疆、西藏、贵州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送教活动,每年接收来自对口援助地区师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达1000多人次,并于2019年成立了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库车分校。
成果
技能提升与就业:
通过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学校帮助凉山喜德县学生提升技能并实现就业,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就业与发展。
为贵州黔西南贞丰县等地的低保学员提供适合的职业技能专业老师,确保学员的职业发展趋势合理且可持续。
资助效果显著:
学校的资助工作覆盖了全国680个贫困县的学生,确保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失学而致贫。
2020年,学校共免除4932人次学费,合计369.9万元;发放国家助学金26.2万元;提供营养餐2.9万元;免除课本作业本费3.96万元;免除住宿费0.528万元。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通过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干预,帮助贫困生增强创业、创新能力,让他们懂得自食其力的可贵。
社会贡献与对口支援:
学校通过多次派遣专业教师赴对口援助地区开展帮扶送教活动,有效促进了当地教育的发展。
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的“甬江教学”信息化平台具有哪些独特功能和优势
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的“甬江教学”信息化平台具有以下独特功能和优势:
全面支持教师信息化教学:该平台为全校教师提供信息化教学和办公的支持,帮助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学校组织各教研组参加宁波市教学能力比赛,并为参赛教师提供信息化教学辅导和专家培训。
整合多种在线资源:平台整合了超星学习通、QQ群视频、腾讯课堂、Zoom等网络教学精品资源,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在线教学工具。这些资源被广泛应用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线上教学中,通过微课设计、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交流讨论、回答问题。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平台不仅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在居家线上学习期间,学校通过“艺术欣赏大讲堂”、“线上一起练”等形式,促进学生艺术和运动素养的发展。
支持职业教育与产教融合:平台在职业教育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围绕影视动画、虚拟仿真和人工智能技术,搭建学生岗位实训平台,建设产教融合基地,组建由正高级讲师、市级名师、专业导师、企业导师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
优化学校管理与沟通:平台整合了钉钉等工具,完善了学校办公信息化平台的功能,从日常考勤、请假、审批、通讯到更多功能,使各部门交流更加通畅。建立的钉家校平台进一步夯实了家校沟通的渠道和效果,拓展了后疫情时代的网络教学平台。
推动智慧校园建设:学校致力于打造智慧校园,优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并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构建和谐文化氛围。
支持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还支持学校的国际交流项目。邵林老师的烹饪实时录播教学系统、烹饪导游VR虚拟讲解平台等,为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支持。
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与企业合作的具体案例有哪些,这些合作如何促进了学生的就业
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与企业合作的具体案例及其对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如下:
与宁波美苑美容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
合作内容:学校与宁波美苑美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培养喜德县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帮助他们成为业务骨干和中层管理人才。学校与企业签署了三方协议,确保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够获得专业技能高级工和开放大学大专学历。
促进就业:通过产教融合,学校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技能水平,还为他们提供了实际的工作经验,使他们在毕业后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
与多家企业的长期合作:
合作企业:学校与67家长期合作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其中大中型企业39家,这些企业成为学校专业教师实践基地的重要资源。宁波南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实习设备价值超过500万元。
合作模式:学校实施“企业新型现代学徒制试点班”,通过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企业与学校的双主体合作,实现产教融合。酒店管理专业新增了烹饪、导游、形象设计等课程,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技能和学历。
促进就业: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与浙江正心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的合作:
合作内容:学校与浙江正心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开展从人才培养、项目开发到专业建设的全方位合作,探索“同步课堂”教学模式。
促进就业: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升就业能力。
与杭州蓝鸟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的合作:
合作内容:学校与杭州蓝鸟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开展影视项目开发和阶段教学合作。
促进就业: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与宁波智绘传媒的合作:
合作内容:学校与宁波智绘传媒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提供顶岗培训等服务。
促进就业: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自己,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与贵州、吉林延边州和新疆阿克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交流合作:
合作内容:学校与这些地区的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学生互访、企业课堂学习、顶岗实习和挂职等交流活动。
促进就业:通过这些交流活动,学生能够拓宽视野,了解不同地区的就业市场,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与宁波广博集团的合作:
合作内容:学校与宁波广博集团合作,安排学生顶岗实习。
促进就业:通过顶岗实习,学生能够提前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提升就业能力。
校企一体孵化平台:
合作内容:学校建设了优质、稳定的校企一体实训平台,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并建成与行业深度接轨的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促进就业:通过校内外岗位实训平台的建设,学生在校期间有半年以上的企业实践训练,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动漫衍生产品设计中心:
合作内容:学校挖掘动漫周边资源,推动教学与生产相融合,建设动漫衍生产品设计中心。
促进就业:通过这一平台,学生能够参与实际项目,提升专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
“四方协同,三段合一”策略:
合作内容:学校探索“四方协同,三段合一”策略,即中职学校、高职院校、用人单位和学生家庭四方面协同,顶岗实习期、学历提升期、低收入初始期三个阶段融合。
促进就业:通过这一策略,学生能够获得“岗位技能+专业学历+工作经验”,全面提升就业竞争力。
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还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的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的表现如何,学校为此提供了哪些支持和培训
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的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的表现非常出色。学校在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培训,具体如下:
专业技能培养:
学校实施“专业技能导师制”和“校职业技能评定制”,确保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得到系统和全面的培养。
学校注重“三实”教学环节(实务、实训、实战),突出能力考核,重视过程考核,通过市区选拔赛选拔专业技能选手。
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围绕“打造分层兼容的师资队伍”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分年龄、分层级、分专业进行,有系统性、更有针对性、更具有操作性地进行顶层设计。
学校通过“青蓝工程”和“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发展联盟”等平台,推动师资队伍的更迭与选优。
校企合作:
学校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学校还与贵州黔西南贞丰县等地区合作,为低保学员提供适合的职业专业技能培训。
竞赛支持:
学校为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在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模特表演技能大赛中,学校选手在中职组和高职组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学校的专业教师团队为选手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确保学生在比赛中发挥最佳水平。
教学资源和设施:
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丰富的图书资源,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学校还建立了中职专业数据中心,通过“职业能力竞赛管理系统”,对历年来各校在技能竞赛中的表现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差距、析问题、明方向,将技能大赛融入教学质量管理。
德育教育:
学校注重德育教育,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也展现了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团队精神。
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通过多方面的支持和培训,帮助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