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简称“金一职”)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显著办学成就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其教育质量在多个方面表现出色,特别是在卓越技能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1. 办学理念与特色
金一职秉承“一本一技一文化”的办学理念,注重“固本、精技、融合”的宗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学校以“信义笃志,砺学敦能”为校训,目标是打造“高品质的现代化中职学校”,培养有信义的幸福职业人。学校还强调“双龙文化”,即信义笃志与创新创业精神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德育模式。
2. 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金一职开设了装备制造、财经商贸、信息技术、文化艺术、医药卫生、旅游服务和教育师范等七大类13个专业,涵盖模具制造、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等省级示范专业。学校构建了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特色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和项目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师资力量与教学改革
金一职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90%以上的教师具有本科学历,其中中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0%以上。学校实施了“育名师、炼双师、引导师”的师资建设工程,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和评比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在教学改革方面,学校推行“项目导入—概念理解—操作实践—创新提高”的教学流程,注重学生主体性和互动性。
4. 校企合作与实训基地
金一职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学校建有多个实训基地,如模具制造、钳工技术、汽车维修等,满足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学校还通过企业参观、专家讲座等方式,将企业的实际需求引入课堂,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5. 技能竞赛与就业质量
金一职在技能竞赛中表现突出,多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98%以上。学校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就业和发展。
6. 教育质量保障
金一职注重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体系。学校通过定期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和满意度测评,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7. 社会认可与荣誉
金一职先后获得“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还被评为浙江省中职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并在全省中职学校中名列前茅。
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通过科学的办学理念、完善的课程体系、强大的师资力量、丰富的实训资源以及高效的校企合作模式,成功培养了大批具有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学校在卓越技能培养方面的成就不仅体现在学生的技能水平上,更体现在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贡献上。未来,金一职将继续以高质量的教育为核心,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的“双龙文化”在日常教学中是如何体现的
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的“双龙文化”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体现,具体如下:
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以“信义笃志、敦学砺能”为“双龙校园文化体系”,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校园内竖立着英烈孟祥斌塑像,以传承信义担当的英雄精神。学校还通过举办讲座等活动,如金华市图书馆与金华市婺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的《两宋:金华历史上的高光时代之一》讲座,进一步弘扬金华的历史文化。
课程设计与实践活动:
学校充分利用其位于金华山双龙景区的优势,将设计课程与乡村建设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如文化长廊绘制、文创设计、产品设计等,助推罗店镇美丽乡村建设。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业信心,还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
专业技能与素养并重:
学校通过“两手抓”策略,既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又重视学生素养的提升。学校在职业教育周上邀请杰出毕业生分享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还实施“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以生产性实训场所为基础,提供涵盖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和创新创业素养的培训。
法治教育与德育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法治教育,通过完善健全校园法治理念,成功创建了专题教育、渗透教育和自我教育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实现了从“法制”到“法治”的策略转变。学校还通过三育融合的德育工作模式,引导师生成为有信义的幸福职业人。
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
学校优化校企合作机制,深化产教融合,通过改扩建资金筹集、实训基地建设等措施,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的学生礼仪队多次承接政府及各大企事业单位的礼仪任务,通过实际操作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资助与奖学金制度:
学校设有多种资助和奖学金制度,如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2021年度春季学期有79人享受助学金,秋季学期有42人享受助学金。
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的“双龙文化”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课程设计与实践活动、专业技能与素养并重、法治教育与德育工作、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以及资助与奖学金制度等多种方式得以体现。
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的具体项目和成绩有哪些
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的具体项目和成绩如下:
教学能力比赛:
2023年11月25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决赛在江西南昌举行。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鲁丰瑛、李震、张晓丽、马璐悦组成的教学团队荣获该赛事的最高奖项——全国一等奖。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23年,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1金,具体项目为旅游专业。
其他竞赛:
2021年,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申环在财税技能大赛和财会职业能力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2021年,该校学生在第三届“网中网杯”全国中职财税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在“科云杯”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财会职业能力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的具体获奖项目和成绩包括:
教学能力比赛:全国一等奖(鲁丰瑛、李震、张晓丽、马璐悦团队)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旅游专业全国一等奖
财税技能大赛和财会职业能力大赛:申环获得一等奖
“网中网杯”全国中职财税技能大赛:一等奖
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具体模式是什么,学生参与企业实践的方式和时间安排如何
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金一职)与企业合作的具体模式和学生参与企业实践的方式及时间安排如下:
一、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机制:
金一职通过制定《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校企合作办学协议》等制度,明确了合作的规范和职责,有效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化发展。
学校与企业建立了“五共”校企合作模式,包括共商、共建、共享、共管、共赢,形成了新的校企合作格局。
深度合作:
金一职与浙江万里扬集团、金华世贸大饭店等知名企业进行“深层次内培外引”,打造“教学团队”,加强校内外基地建设,完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
学校通过“引企入校”方式,与企业合作运营建设客户服务中心等师生工作室,形成校内外实习基地运行与管理的长效机制。
集团化办学:
金一职与金华市第三中学、武义职技校、兰溪职技校、浙江今飞集团等11家企事业单位成立了联兴职教集团,推进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互利共赢。
二、学生参与企业实践的方式
顶岗实习:
学校与84家企业建立了紧密联系,定期开展活动,包括师资互动、人才共育、基地共建、教学改革及现代学徒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管理机制完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顶岗实习管理方案》,明确学校和企业的共同管理职责。
企业参观与专家讲座:
学校与中小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通过企业参观、企业专家进校讲座等形式,让学生对就业岗位有更直观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工学结合课程:
在“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中,所有专业课程模块均由学院和企业共同开发。学生进入专业工作室后,将进行为期2个月的“特训”,课程内容以各大电商平台的基本操作应用规律和操作为主要内容。
企业导师指导:
企业导师和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通过每天各一个小时的晨间会和晚间会展开,其余时间由教师将教学知识点转化成实操,融入工作任务中,企业导师则进行企业化管理及业绩考核。
三、时间安排
顶岗实习:
学生的顶岗实习通常安排在学期中或学期末,具体时间根据学校和企业的安排而定。学校制定了详细的《顶岗实习管理方案》,确保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够获得充分的实践机会。
特训阶段:
在“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中,学生进入专业工作室后,将进行为期2个月的“特训”,这一阶段主要集中在学期初或学期中进行。
日常实习:
学校与企业合作建设的实习基地,学生可以随时参与企业的日常运营,进行实际操作和学习。这种模式不仅限于特定的时间段,而是贯穿整个学期。
四、其他措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企业的产教融合,深化专业优化设置,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其职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就业保障:
学校通过多种方式拓展实习平台,如线上招聘会和线下专场招聘会,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就业。
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建设具体包括哪些措施
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建设具体包括以下措施:
教师学历和职称提升:
学校教师中,90%以上具有本科学历,中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0%以上。
专业教师均具有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有十余名教师在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二十位教师已完成或正进行进修课程。
“育名师、炼双师、引导师”建设工程:
学校实施“育名师、炼双师、引导师”的师资建设工程,对教师进行分层分类培养,并出台相关计划和办法,构建教师成长体系。
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
学校定期举办评比活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通过“内聘外训”等措施,开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达2000多人次。
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标准,通过暑期师德师风培训,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
通过营造清廉教育生态、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措施,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优化师资结构:
学校注重引进和培养高素质教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实践教学、课程开发和学生管理能力。
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建立健全教师工作评价体系。
校企合作与实践平台建设:
学校优化校企合作机制,深化产教融合,筹集资金改扩建实训室,强化实训管理制度,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学生技能工作室的设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元化办学模式:
学校积极探索职业学校的新路子,实行多元化办学的新模式,与高等院校联合举办“3+2”职业教育大专班和职普融通相衔接的综合教育实验班。
专业动态调整与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通过专业动态调整、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培训培养等措施,提升教育质量。
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多方面的措施,不断提升师资力量,包括提高教师学历和职称、实施分层分类培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优化师资结构、深化校企合作、探索多元化办学模式以及进行专业动态调整和教育教学改革等。
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用人单位满意度的具体数据是多少
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用人单位满意度的具体数据如下:
2021年: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98.13%以上。
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98%。
学生发展前景满意度为89.45%。
2022年:
毕业生就业率保持稳定,具体数据未明确提及。
用人单位满意度未明确提及。
2023年:
毕业生就业率未明确提及,但整体就业情况良好。
用人单位满意度未明确提及。
2024年:
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用人单位满意度未明确提及。
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在不同年份有较高的水平。2021年的数据尤为突出,初次就业率达到98.13%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为98%,学生发展前景满意度为89.45%。